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5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二爷还是去吧,老夫人是爵爷的奶奶,姑娘都很喜欢老夫人的。我们当佣人的,也都觉得老夫人很和善呢。”春纤从窗户往外望。

  茗烟听了,看宝玉的样子不想去:“那这位老夫人跟咱们老太太一样?”

  “是呀,就像老太太一样。爵爷都得听老夫人的话。”

  宝玉听了这个,动了心思。

  春纤领着宝玉去老夫人那里。茗烟倒是想去,可这里的规矩没有仆人跟着主人到处走得道理,除非出远门。

  到了老夫人那里,春纤以为宝玉会闹一闹,没想到宝玉见了老夫人,就作揖,跟老夫人说:“这是我们那的礼仪,看到老夫人就看见到家祖母一样。”

  紫鹃翻译给了老夫人听。老夫人笑了起来:“你比达西会说话,令祖母一定很开心。”

  春纤还想再听下去,就给托马斯带了下去。临走不忘张望眼,就好奇老夫人找宝玉什么事。

  宝玉坐了下来。

  “来,喝点茶。这茶是从你们瓷器国传过来的。不过公主说你们那不是这种喝法,她请我喝过用你们那喝法泡的茶。挺不错的。你来尝尝我们这喝法泡得茶。”老夫人递了杯茶给宝玉。

  紫鹃翻译着,也紧张着,虽说看宝玉还好,可这牛心左性的小爷以前听到林姑娘要回苏州不就神智不清。现在在老夫人这,可千万别有什么事。

  宝玉恭敬接过:“谢谢老夫人。这种茶我喝过。虽跟我们的不同,不过另有种味道。”停了下,“林妹妹喜欢味淡的茶,林妹妹就是公主。”

  老夫人笑笑:“公主和彭伯里侯爵的婚礼快要到了,到时一定很热闹。”

  这句紫鹃翻译得时候还是特别小心,就怕刺激到了宝玉。

  宝玉倒还镇定,看着手里的茶杯,想怎么跟老夫人说。

  “我听公主说,贾太太人很漂亮也很聪明,可惜太远了。”老夫人提到了宝钗。

  宝玉想说得话不好说出来,半天说了句:“其实家祖母是想我娶林妹妹的,所以才在林妹妹幼年时就接到我们家里来住。”

  “公主跟我说过,从小父母双亡。我们这婚礼上有个规矩,要新娘的父亲或者兄长把新娘交到新郞手里。唉,公主在这里连个亲人也没有。正好,你来了。到时正好由你挽着公主进教堂交给达西。”

  老夫人一副欣慰的表情,好像宝玉就是为了这事才千里迢迢来的。

  宝玉瞪大了眼睛:“我?”

  “对呀。贾公子是公主的表哥,又是自小一起长大的,不是贾公子还能是谁。”

  “老夫人,你刚才也听到了,家祖母是希望我和林妹妹成亲的,我怎么可能再把林妹妹交给侯爵。”

  “贾公子,你是希望公主幸福的吧?”

  “当然。不过林妹妹在这里一定能幸福吗?”

  “贾公子,以后的事我们谁也不能保证。但是想有一个美妙的婚礼做为回忆,这是每个女人的梦想。这个婚礼,公主已经准备很久了。如果说什么欠缺,就是少一个可以挽她入教堂的人。爱一个人,就是让她幸福。我的话,贾公子可以考虑下。”

  老夫人不再说这事,开始聊英国的天气,问宝玉长安的天气。

  宝玉心里有事,再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出来。

  紫鹃送了出来:“二爷,姑娘说了她会一个人走进教堂的。”对于老夫人的话,觉得对宝玉是太残忍了。

  “紫鹃,林妹妹真喜欢那个人?”

  “二爷,你已经有了宝二奶奶,姑娘也要嫁给爵爷了,这不是挺好的事。”紫鹃想着宝玉也该放弃姑娘了。

  “你们都希望林妹妹嫁给那个洋人。”宝玉说完这句就大步走了。

  这事到了黛玉从彭伯里回来,紫鹃跟黛玉说了:“老夫人这么也是为了姑娘好。”

  黛玉不说话,心里明白老夫人这样,是想让宝玉死了心,不想让婚礼有什么变故。不过自己跟达西已经说了,还能有什么变故。老夫人能忍到自己跟宝玉说了后再说,已经不容易。

  “去把宝姐姐送我的拿出来吧。”

  紫鹃答应着,去把黛玉离开广济庵的那天早晨,宝钗让婆子送来的东西拿了出来。第二天,黛玉让雪雁拿着跟自己去了潇湘馆。

  黛玉又让人请宝玉到潇湘馆。

  宝玉听到黛玉找自己,还是在潇湘馆,存了黛玉不想跟达西结婚的念头,进潇湘馆里就像从前一船,声音里也带着几分欢喜:“林妹妹找我?”

  雪雁奉上了茶:“二爷喝茶吧。”

  这跟过去更是一样,若不是黛玉穿着西洋的衣服,真恍若回到了从前。

  “有样东西送给二哥哥。”黛玉放下了手里的毛笔,款款站了起来。

  “林妹妹有什么东西要送我?”

  “是这个。”黛玉指着桌上的一个方方正正锦缎的包袱。

  宝玉瞧了下:“这里是什么?”

  “二哥哥打开来看看就知道了。”黛玉笑道。

  宝玉打了开来,里面是个八音盒,倒是镶满了宝石,拧了下发条,响起了音乐,听着就笑了:“这西洋的玩意儿,妹妹自己留着玩就是,何必送我。”

  “这个原是我离开广济庵时,宝姐姐派人送来的。”

  “既是她送你的,你就留着好了。”

  “宝姐姐还让人传了句话……”黛玉看了眼宝玉才往下说,“说我是个有福的人。那时我要远渡重洋,前途未卜,哪里能说是个有福的人。可现在我懂了宝姐姐的意思,我是个有福的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