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节(1 / 2)





  门被关上,温顾的注意力回到面前的三位官员身上。

  这三人,一位是户部尚书,一位是工部侍郎,还有一位是太子太傅。

  这几人,家中世代为官,在京城根基很深,在朝中地位举重若轻,若是他们肯答应捐粮,那么其他官员一定会附和。

  “几位大人,今日晚辈请几位来此的目的,便是商量有关捐粮的事情。”温顾开门见山,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,谁都没说话。

  温顾一回来便向皇上讨要赈灾粮的事,大家都知道了,皇上迟迟不肯发粮,不是皇上冷血不体恤百姓,而是国库真的空得不剩什么了。

  如今宫里的开支已经比起之前节省许多,只是温顾常年在外打仗,偶尔进宫一次,察觉不到罢了。

  今日早朝,皇上说了南方灾情严重,从今日起,开始募捐。

  贵族都是冷眼旁观,没人肯出头,都想着法子保全自己,温顾便约了这几位良知未泯的官员,希望能说动他们带头捐粮。

  “如今南方闹饥荒,百姓苦不堪言,几位都是心怀天下的好官,此时出手救百姓于水火,这是有功于靖国的好事。”温顾是武将,没读过什么书,也不懂说什么大道理。

  他面对着三个富有学识的老臣,说出口的话显得有些苍白,但是他已经尽力了。

  对面的三人,又互相看了一眼。

  他们为官这么多年,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?

  只是,就算他们捐粮,又能得到什么好处?

  百姓的感激吗?

  贵族之间,盘根错节,这么多代下来,利益早已彼此相关,牵扯不清,其他贵族不愿意捐粮,若是他们带头捐了,必然遭人怨恨,百姓的感激是一时的,等到灾荒过去,家家户户过起了自己的日子,谁还会记得他们?

  但是同僚之间的仇视就不同了。

  人在官场上,是要讲人情的,若是得罪多了人,谁知道哪天就被人参了一本。

  而且,几代累积的基业,不能毁在自己手里。

  怎么想,捐粮一事都不可行。

  “丞相已经答应,会尽力多捐出一些粮食,若是几位也愿意出粮,那百姓定会平安度过这个冬天。”温顾说。

  良久,户部尚书开口,“温将军十几年来守护百姓,守护靖国,赤胆忠心让人佩服,不过捐粮一事,不是说几句便行的,我们几家虽然是大族,但也是要吃饭的,国库都没有那么多粮食,我们更不会有那么多了。”

  工部尚书紧接着说:“是啊,去年大旱,颗粒无收,现在各地都缺少粮食,只是南方的情况比较严重罢了,就算现在全京城的贵族,都把自家的粮食交出来,也不够的。”

  温顾将目光转向了太子太傅。

  “温将军,捐与不捐,都是为难。”太子太傅只说了这么一句话,户部尚书和工部侍郎都松了口气。

  捐粮食,为难自己,不捐,为难百姓,谁又愿意为难自己呢?

  温顾眼中黯淡下去,沉默片刻,冷笑一声。

  太子太傅,是教导太子的,连太子太傅都这么说,可见靖国的朝廷,如今成了什么模样。

  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,几位大人,将来若有一天,天子受百姓挟制,可不要后悔。”温顾冷冷说了一句话。

  三人大惊,惊讶之后便是怒意,户部尚书一拍桌子,“温将军,你这是什么话,难道你还要威胁皇上不成!”

  “不敢,今日这顿饭也不必吃了,三位请便吧。”温顾说着,从桌下拿出一把剑放到桌上。

  三人原本还想说两句,一看见这把剑,都闭了嘴。

  温顾是猛将,杀人不眨眼,惹不起还躲不起么。

  三人狠狠甩了袖子,气势汹汹地离开了。

  小二端上最后一道菜,看包厢里只剩下一个人了,没敢多说什么,把菜放下,静悄悄出去了。

  温顾独自坐着,心头一股火,烧得他烦躁,起身去开了窗,凉风吹在脸上,这才好受了些。

  隔壁也开着窗,女孩子们的说笑声,透过窗被风吹过来。

  “郡主,听说这家的桃花酿十分不错,要不要尝尝?”问雪最是贪嘴。

  萧惋想了想点头,“叫一壶,不过出门在外,不能多喝,一人一杯,若真喜欢,带回府喝个够。”

  “谢谢郡主!”问雪欢欢喜喜地去叫酒了。

  待到桃花酿上来,萧惋喝了一口,眼睛亮了,“果然不错,你们也尝尝。”

  问雪和半香给自己倒了一杯,不敢多喝,小口抿着。

  “唔,辣。”半香不会喝酒,尝了尝之后皱了皱眉头,萧惋见状,忍不住笑。

  因为萧惋自己喜欢喝酒,所以几个丫鬟跟着她,酒量也不错,只有这个半香,喝酒打牌样样学不来。

  “郡主,画扇姐姐肯定喜欢!”问雪笑着说。

  “那就带两壶回去。”

  站在窗户旁的温顾听了,勾了勾嘴角,这主仆几个都是小酒鬼么?

  “今日来醉仙楼尝鲜,明日叫上茵茵和筱儿去听戏,后日再去做几身春衣。”萧惋心情不错,将未来几日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。

  “郡主,为何每日都要出门啊?”问雪问。

  “昨日礼部来了人,说是婚期已定,定在了八月初五,还有半年时间,我当然要趁这半年好好玩玩,等成了亲,还不一定要过什么苦日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