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【58】一更(1 / 2)





  老大夫伸出两指, 在谢长义后背腰脊处往下使劲一按压, 谢长义顿时疼的连连抽气。

  “大夫, 我爹腰可要紧?”谢行俭担忧的问。

  老大夫未说话, 手指继续往谢长义腰上探。

  老大夫一按一个准, 按在背部穴位上, 疼着谢长义一个大男人都差点哭出声。

  好半晌, 老大夫才收回手。

  “你爹最近可是碰了冷水?”

  老大夫突如其来的问话,楞倒了一屋子的人。

  还是谢行俭反应快,连忙点头, 迫不及待的问,“我爹可是受了凉?不应该啊,受凉腰会痛?”

  原谅谢行俭是一个医学白痴, 他茫然的望着老大夫。

  老大夫打开药箱, 取出一卷细长的医用针。

  侧头瞥视一眼谢行俭,“老夫刚检查过, 你爹年轻时腰受过损伤, 这把年纪胡乱下冷水当然要不得。”

  说着, 老大夫顿了顿, 慢条斯理的拽起医理, “三伏天炎热的厉害, 令尊腰肌系是受了湿热,导致腰间血不荣筋,从而筋脉不舒, 进而致使腰部筋挛疼痛。”

  一旁站立等候的王氏压根听不懂老大夫说的啥意思, 便着急问出口,“大夫,我当家的这腰可能治好?”

  谢行俭和谢行孝纷纷点头,能不能治好才是关键啊。

  老大夫缓缓撸了把花白的胡须,指着谢长义的腰,慢吞吞道,“不急,你们等我把话说完。”

  老大夫不疾不徐的动作惹着谢行俭一干人等哭笑不得,只见老大夫手指缓慢的沿着他爹的脊背往下滑弄,动作慢的如同树懒。

  每停一处穴道,老大夫都会细细的说解一二。

  谢家人都不懂医,站在那犹如听天书。

  说完穴位,老大夫这才分析谢长义的腰痛病。

  “你爹这些天久劳,许是弯腰太过,筋肌损伤严重,再加上遇凉水刺激,使其劳损与寒湿并发,从而才导致卧床不起,疼痛难忍。”

  “如何医治?”谢行俭见老大夫在检查针包,适时的问上一句。

  “待老夫先帮他温通下气血看看。”

  老大夫抽出几根细针,一番消毒后,才将细细的长针慢慢的捻运扎进谢长义的后背。

  针灸之前,老大夫还用艾草在谢长义背上一顿烧灼、熏熨,疼的谢长义呼爹喊娘。

  唯恐他爹忍不住痛想翻身,谢行俭和谢行孝忙上前,双手按住他爹的胳膊,好方便老大夫施针。

  待老大夫施完针,谢行俭热的浑身都是汗,更别提一直忍受煎熬的谢长义,此刻谢长义周身又痛又热,整个人像是刚从火堆里逃生出来,身下的棉被经由汗水混杂着泪水,湿透了底。

  “之前说的穴道你们可记住了?”

  谢行俭有些发懵,“什么穴道?”

  谢行孝和王氏皆是摇头。

  老大夫恨铁不成钢的叹气,“老夫之前所言可不是废话,你们再仔细看一遍,务必记牢些,有空的时候,可以帮病人多按摩按摩穴位,这般才好的快。”

  涉及谢长义的健康,三人赶紧凑上前,聚精会神的听老大夫讲解,不敢有一丝马虎。

  说这些时,谢长义趴在床上,早已不省人事,老大夫收完针,坐在床沿没着急离开,说是要留下来观察病人片刻。

  王氏早早退出房间,去厨房准备烧水煎药。

  等谢长义服用完汤药,老大夫这才起身收拾药箱。

  针灸费用要另算,谢行俭将身上的银子拢了拢,刚好有二吊,全部给了老大夫。

  “老夫之前让你抓的药一定要定时定量的给你爹服用。”老大夫临走前不忘嘱咐。

  “喝上一副药,倘若还不见效,你再喊老夫过来一趟,不收钱。”

  谢行俭连忙拱手道谢,好言好语的将老大夫送上牛车,一并付了车钱。

  回到家时,谢行孝正抱着谢长义刚换下来的衣服走出房门。

  “爹情况怎样?”谢行俭问。

  “嘘!”谢行孝伸手指往嘴上比划,小声道,“爹刚擦洗睡下了,我瞧着疼痛像小了些。”

  谢行俭悬着的心这才落回肚子。

  因谢长义腰病复发,王氏每日需要服侍在其左右,谢家的秋收光靠兄弟两可不行,于是两人决定去外面雇一个长工回来帮忙。

  左邻右舍的村子都在忙着抢收,这会子很难雇佣到人,谢行俭忙乎一圈都没找到合适的劳力,便心一横搭上牛车准备去镇上找。

  镇上码头一堆的待业长短工,价钱要比庄户人家贵,但贵有贵的道理,瞧人家几天功夫就帮谢家收割完了稻谷。

  这些天,谢长义的腰痛病逐渐在好转,待谢长义能下地弯腰时,谢行俭不放心的又请了一回老大夫。

  老大夫这次动作很麻利,诊断后直言谢长义以后要少干重活累活,平时注意睡姿坐姿,如此保养,腰痛病几乎不会轻易复发。

  有了老大夫这句话打包票,谢家人这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。

  今年秋收,光谢长义治病买药就花了将近二十吊银子,在加上请长工,一共花了二十五吊银子。

  然而谢家卖掉一年收成不过才得了三十吊左右的辛苦钱,谢长义算完这笔账,嘴里泛苦。